北宋詩人黃庭堅曾說“三日不讀書,便覺語言無味道,面目可憎”,由此可見,古代文人視讀書為生命的一部分,不僅是為了經世致用,更是為了涵養心性。
有了書,后來便出現了藏書的場所,古稱書齋。它是歷代文人雅士心靈的棲息地,既是追求仕途的起點,更是尋找自我的歸途,讀書撫琴、吟詩作畫、焚香品茗、怡然自得。
袁宗道的“白蘇齋”、文征明的“玉磐山房”、唐伯虎的“夢墨堂”、龔自珍的“定庵”等,文人墨客熱衷為自己的書齋命名以表明志向與寄托情懷;蚓売谀呈,或由于某因,異彩紛呈,各有寓意。
總的而言,文人書齋雅味有三:一為,書齋之貴,在于養性明志,使人品格高尚;二為,書齋之妙,在于通天接地,使人心馳神往;三為,書齋之靜,在于隔絕塵世,使人心寧神靜。
發展至今,書齋早已改稱為“書房”,但依然承襲著傳統,傳遞秩序思想和本位觀念,兼具工作與生活的雙重性。而擁有一個雅韻的中式書房,品味過去,締造現代風尚,儼然是一種高層次的享受。
中式書房那濃郁的東方氣息和沉淀,浸透著中國文人骨子里那份閑雅的性情。從規劃到陳設,從材質到色調,其形之大度、意之深遠, 總讓人回味無窮。
筆墨紙硯、文史典籍、琴棋書畫、鐘鼎掛屏……一件件古樸生香的文玩雅件,搭配著精雕細琢的桌椅,讓人身在其中,盡是沉穩篤定,任時光靜靜流淌,我愿只守一方樂土。
如果空間富余,不妨放置一張羅漢床在側,既可供個人小憩,又可在矮桌上擺放茶具,一副“將飲茶”的架式,隨時恭候知己友人,正所謂“無事此靜坐,有情且賦詩,”不亦樂乎。
回歸傳統,不宣揚,不聲張,安享一份雅韻的中式魅力。紅古軒紅木家具,好比腹有詩書氣自華,愿君才貌雙全、俠氣義膽.
聯系我們
-
聯系人:張總
手機:13701033168
電話:010-65704558
傳真:0512-68017793
郵箱:yuetan168@sohu.com
網址:www.haroldglascock.com
地址:北京市朝陽區雙橋小寺166號
中式生活,古木家具辦公的益處
下一條:家具保養小妙招
相關標簽:
相關產品
相關新聞